close

  這禮拜的哈農練習重心放在顫音—樂譜的最後單元,這種應該可以算是職業級的演奏技巧,偏偏在一般曲目中很少出現,不但沒有華麗的視覺效果(手固定在原位,單純搖晃手腕達成如打鼓般的連擊鍵盤),反而音響效果很過份(我還被人罵:吵死了,彈得什麼東西?),而且手常常會很酸痛害怕運動傷害。

 

Liszt - Chasse-Neige  

  譜例圖為李斯特超技練習曲的壓軸—No.12耙雪》,是好不容易找到的高度運用顫音技巧的曲子,大量的顫音烘托出高高在上的旋律,音量還常要壓制到很小聲(這週在痞客邦部落格就用此曲為背景音樂,試聽點我)。這個月可得把這門技巧好好磨一磨了。至於音階琶音,老師要我從頭來過,要練出一個速度(ex:節拍器100),每個禮拜檢視一個大小調,鑑於書上建議學習者(某段時期)每天都該練24大小調音階琶音,還有看到莫札特奏鳴曲中,音階運用是希鬆平常,我也下決心要把這個彈鋼琴的馬步功夫給紮好。

 

  到了巴哈初步,今天逸婷老師給我相當重要的演奏指示,她說我的演奏「缺乏旋律性」、彈一首曲子時應「像歌唱一樣」才對。並做了示範,第一次模仿我的演奏版本—正經八百的彈,第二次則是一邊哼一邊略微搖擺身體的彈奏;必須試著改進彈奏時「雖然音都彈對…..過於死板……聲音聽來很僵硬」,要我更cantabile(如歌唱般的)一點。

 

  當然老師的這部分講解,聽起來是蠻抽象難懂的,打個比方,就是好像我講課時應該要注意抑揚頓挫一樣,這麼說來就有一點點摸到邊了。再來到了莫札特K.545第二樂章,老師說我彈得相當不錯,其實我當時還在思考著剛講完的「旋律性」問題,在想是否要模仿YouTube視頻(點我)那位女鋼琴家,不過後來又懷疑彈鋼琴幹嘛像便秘一樣= =

 

  話說老師在接著解說這第二樂章的時候,就講一些543:「G大調……這邊轉為……g小調,是平行小調……動機……這一段跟這一段一樣……」,我就聯想到自己教圍棋講到佈局理論課程時台下的反應,ㄌㄧㄣ老師咧~妳在說天書啊!?要知道我以前彈琴從來不管什麼調、幾幾拍,把音符彈出來不就對了?不過我要感謝adlib(以前鋼琴社團認識的不熟的同好)的一篇文章(點我),看到他寫的才想到或許老師講這樣有用意,曲子不是把音符彈出來就好,可見缺乏專業訓練的我是多麼見識淺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東方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