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帆船老師看卡通還是寫作業聽媽媽命令吃肯X基亦或麥Y勞由爸爸決定下圍棋的時候棋子放在什麼地方這種小事可以放給孩子們作主了吧!?


下文為擷取自網路:

有一位圍棋老師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在學生下棋的時候,他總是保持沉默或者只做維持紀律的事,不隨便替孩子出主意。有些家長在旁邊看孩子下棋,發現孩子走得「不好」,忍不住就要指導、糾正一番。他認為:這樣做雖然有配合老師的正面意圖,但衍生的弊病更多,實在不足取,我深以為然。

孩子在下棋的時候,是一個獨立思考的個體。在大腦的運作中,整個心理過程必須由他自己去嘗試、去組織、去完成。這就好比學走路,無論步履多麼艱難、蹣跚、跌撞,總歸要他自己經過這個歷程,最終才能健步如飛。圍棋能夠開發人的智力,就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觸碰到開啟智力之門的鑰匙。家長的喝斥、指責、批評或糾正,會使孩子對自己的決策產生懷疑,久而久之,養成猶豫不決、憂柔寡斷的習慣。如果孩子學走路時,要他拄著柺杖,我們會覺得很滑稽,但是孩子思考時,我們常遞給他柺杖,卻還不知不覺,而且看不出它的危害。

只要孩子肯認真學,家長其實一點都不用擔心,孩子的進步,會超乎想像的快。如果胡亂指導糾正,孩子會喪失主見,思考會失去連貫性,就算短時間內能夠使他的勝率提高,終究是沒有用的。因為它的負面作用,是非常嚴重的。一般來說,家長本身的棋力有限,所能提供的指導,未必是正確的,灌輸一個錯誤的觀念,孩子若盲從接受,會成為指導他行棋做事的指導原則。將來要改正,可能要花加倍的力氣。


    早上意外代課接到入門#3的幼兒班(將心比心我以為入門課程不太可能請假) ,下棋時家長們都很關心這些中、大班小朋友的學習況狀,在旁邊緊迫盯人,我就很擔心會遇到那種家長PK的窘境,就是小朋友下棋配備著狗頭軍師,旁邊聽到三姑指點:「記得老師說過金角銀邊,你下的什麼地方?」,六婆提醒:「剩下一氣要趕快救朋友啊!」,根本搞不清楚真正下棋的是誰!?

    有位爸爸到了後半盤,忍不住叮嚀自己的孩子,雖然不要包圍對方強的棋子這觀念是對的,可是糾正孩子的錯誤,讓他感覺自己下哪裡都錯,漏吃剩下一氣的棋子就指責要求他再多用心,這樣一來下圍棋不是快樂的事情反而成了受罪了。結果這盤棋下到一半,孩子突然情緒崩潰,不只是哭泣掉眼淚這麼簡單,根本是嘶吼吶喊般的發洩。

    爸爸一直在旁邊安慰:「下圍棋本來就是有輸和贏」云云,我怎麼都感覺奇怪卻也不好多說什麼,其實那盤棋19路棋盤空間還大得很,還說不上誰贏誰輸了,還有小朋友爆發的時機,對手根本下得好好的也沒在吃大塊棋子,反而是爸爸不停耳提面命叫他不要跑到人家地盤,不斷強調著他的棋子就這樣被越吃越多,還有強拉他的手肘「老師說不要撐著頭」……才崩潰的……在我看來就像學步的小朋友,不小心摔個跤你就一直塞柺杖給他,指責他不好好走,那當然要鬧脾氣不走了= =

    我認為在學生對局的時候,老師自然沒有理由舒適地坐在前面改功課,站著改一邊走一邊觀察小朋友下棋是OK的,但是每盤棋看個10秒鐘盡可能地過去指點講解,裝模作樣為了給窗戶外面的家長看,這一點我一直就不大認同了!我盡可能站在孩子們立場思考,下棋當中被打斷,然後告訴你這裡不好那邊不對,應該如何如何,那個FEEL大概就像員工做事老闆指指點點的情況吧!?

    我會在孩子們下棋當中打岔,入門階段只有提醒他們提取以及糾正不良姿勢與習慣的情況(提醒拿死子會稱讚好棒吃了X顆記得拿起來;糾正姿勢像今天撐著頭,第一次口頭明確說,第二次輕拍希望改進的姿勢,而入門階段興趣培養為重,很多姿勢我並不會強制嚴格要求) ,而進階班則要抓時機,通常要一個局部告一段落,我才會喊暫停,倒帶要求他們重新思考,尤其是打入狹窄空間,明明不可做活,還有白棋做活手法存在錯誤,黑棋破眼更是失誤連連,我要讓黑方知道自己其實有兩、三次的機會,而強調下圍棋是最後一個犯錯的倒楣!其他的我有可能看到某些棋形,趕快排在黑板上,下課前5分鐘講解……這是我認為對孩子學習比較好的作法,有其他想法請不吝賜教,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東方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