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作品49的幻想曲我並不大熟,據說風格與敘事曲接近而被形容為「第五敘事曲」,曲子頗長又有較為複雜的各樣技巧,尤其三度雙音的樂段看著就眼花撩亂。在此曲中我相當欣賞楊的八度音演奏,尤其曲中有雙手反向的八度音樂段,演奏起來對觀眾的視覺效果可不是蓋的,不愧是我最喜愛的技巧。我有注意到楊演奏的八度音,在中、無名指有上揚的情形,中場休息也有聽到后座的觀眾在討論此事,不過我覺得重點是彈出來的聲音,而且楊的八度音確實掌握得爐火純青

    蕭邦的四首詼諧曲其實聽來一點都不詼諧,反而有陰暗憂鬱之感。作品20的第一號,開門見山的兩大不和諧和弦,創作之初即飽受爭議,接著激烈而急促的音群在楊的運指如飛下,讓聽眾幾如喘不過氣般的有壓迫感,是最具有熱力與戲劇張力的一首,不過必須承認我不大喜歡此曲,最主要原因是波蘭民謠改寫的中段有冗長之嫌,柔和的旋律隱藏在平靜的分散八度音程中週而復始……,是全場中我唯一忍不住打呵欠的曲子。

    第二號詼諧曲,作品31—此曲當時曾受到嚴厲的批判,說開頭幾個小節簡直是污辱音樂的例子,但時至今日卻成為演奏會的常見曲目之一,可以說是四首詼諧曲中最具有表現空間的的,李雲迪、鄧泰山都曾留下經典。我注意到楊的手掌相當大,彈奏曲中的下行琶音,流暢且音粒均勻,是手小的演奏者難以達成的境界。尾奏低音域與高音域兩手競奏狂飆,不過楊的演奏感覺就是很冷靜的駕馭著奔馳中的野馬,我其實還是很喜歡誇張的如吃了N顆搖頭丸般的肢體動作

    第三號詼諧曲,作品39—是我四首詼諧曲中唯一曾練至背譜的一首,我最喜歡此曲的,莫過於貫穿全曲的雙手八度音,感覺一股子壓抑的如暴風雨般的情緒,中段的分解和弦楊彈來如同天籟之音,還有左手斷奏與右手的非斷奏,處理得相當明確,尾奏也是充滿精力的快速音群衝向終點,並在雙手反向八度大跳躍中吸引了全場焦點中結束。

    第四號詼諧曲,作品54—我最不熟悉的一首,在楊的演奏中讓我挖掘到此曲的欣賞價值,聽來比起前三首明顯較為陽光而明亮,至於#c小調的中段則明顯很蕭邦,在楊的手下如歌唱般的傳達著寧靜致遠的意境,然後很戲劇性的以快速的音階接上第一主題,最後在很長的快速音階進入終止式。

    曲目彈完的時候已經九點多了,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下,楊還是為我們彈奏了兩首安可曲,一首是有名的英雄波蘭舞曲,安可曲曲長一般是選擇5MIN以內以炫技為主的居多吧(就我理解)?還有一首我原先聽不出來,但總覺得確是蕭邦作品,問了前座的大學朋友才知道是馬祖卡舞曲,我真的該檢討了,當初可是號稱蕭邦作品無所不通的竟然沒聽出來~~@@總之,是很愉快且難得聽完全場的精彩的鋼琴獨奏會。

看帖回帖.bm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東方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