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君獨奏會節目單.jpg  

曲 目:巴赫:降B大調第一號帕蒂塔組曲, BWV825

    貝多芬:A大調第28號奏鳴曲,作品101

    薩替:真切渴望吾愛

    艾爾蘭:四月

    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三首,No.2〈輕巧〉

    蕭邦:流暢的行板與華麗大波蘭舞曲,作品22

簡  介:

音樂乃心靈之互動。對演奏家而言,有幸得以在舞臺上透過指尖把對音樂的情感,以及文本的詮釋和解讀,發自內心毫無保留的傳達給聽眾,是極溫暖珍貴的感動和幸福。這場跨越了兩百年、四個不同時期曲目的音樂會,上半場為巴洛克與古典時期德意志的嚴謹有序,對稱條理;下半場則是浪漫馥郁,優雅瑰麗的英法風情。

 

透過對這些作品的演繹和詮釋,演奏家希望聽眾能感受古典鋼琴音樂經過歐洲數百年來的人文、藝術、與戰爭的洗禮與淬練,其恆久不變的璀璨美藝。願把此特殊的悸動和體驗,與愛樂者一起分享,並衷心企盼聽眾能感受到演奏家最真切的樂思與熱情


    因為工作的關係,目前只有週三和週末假日有機會參加演奏會,因此儘管有些場次曲目並不吸引我,也會在缺乏考慮情形下買票。劉怡君的演出我似乎參加過蠻多次,甚至有印象高中時代就聽過她的獨奏會,看了一下她的學經歷,她拿到演奏文憑我還在流鼻涕的年紀,也就是她已經在演奏舞台打滾很長一段時間,確實跟我上一場參加災難般的一場演出比較起來,有著天壤之別的差異。

    禮拜六參加音樂會是有些……吃力,從早8:30~17:30課排滿檔,下課後用個餐趕往音樂廳也沒有休息的機會,因此如果沒有“吸睛”的曲目,我很容易聽到打瞌睡。劉的演奏會我記得常常有「跨越……不同時代」的選曲的情況,而上半場如2009也是演出了「德意志的嚴謹有序」,我記得同樣是巴哈(半音幻想曲與賦格)和貝多芬(奏鳴曲op.110),也許是演奏者本身的喜好與傾向。

    “怡君的演奏技巧穩健,台風愉悅,音樂情感表現細膩”我非常喜歡劉的演奏風格,我認為所謂演奏就是表演+彈奏,缺一不可,劉演奏巴哈組曲時我還擔心這排斥的曲目會讓我睡著,結果曲中那俐落而精準的斷奏、律動和投入的表現就幾乎讓我目不轉睛。

    和我最近參加的一場女鋼琴家的演出作比較,我不太欣賞四平八穩,那種「上體保持正直」沒有多餘動作的過於冷靜沈著的STYLEL(不好意思,本人就是低級庸俗,我就是欣賞郎朗那種浮誇的“演”奏),原本我還以為是曲風的緣故,貝多芬變奏曲屬於古典樂派,可是到了蕭邦作品也這樣彈,而且錯誤連篇,感覺起來就是只有將音符不太精準的彈奏出來,而談不上音樂情感的表現或者是對曲子的詮釋。

    貝多芬的奏鳴曲我一看到作品編號超過100就忍不住皺眉頭,因為這些晚期的奏鳴曲作品我是知道很偉大很崇高的「有非凡深度和美藝」的創作,但以前聽CD就是對他晚期六首奏鳴曲很不感冒,我大致有聽過卻不熟,到了演奏廳欣賞演出就不容易投入,這部分我覺得要反省,如果永遠只能親近那些有“名”「諸如月光、悲愴」的而無法欣賞富有哲學深度的作品則流於低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東方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