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6  鋼琴曲目的建立、CH.7  實用曲目的介紹、CH8.  精心設計演奏會曲目

  雖然開始接觸古典鋼琴的時候,便傾心於蕭邦和李斯特等浪漫樂派的作品,不過在書中筆者建議在追求“專業化”(就是說專精於某時期或少數作曲家的作品),應該先建立廣泛而均衡的曲目。而對學生來說,最理想的曲目,便是同時學習三個不同時期、風格迥異的作品。這樣同時接觸味道不同的曲子,在學習時較不容易疲乏無聊。

  還有筆者作為老師,她說最好能為學生設計長遠的曲目計畫,從中發展學生的潛力。後面還舉例,如果一位沒受過正規訓練的學生(說我嗎?),擁有虛有其表的彈奏能力(心虛ing),卻堅持想彈奏Grieg的鋼琴協奏曲。儘管他可能願意盡最大努力去練習,來克服樂曲中艱難的樂段……但還不如在老師的正確指引下,先彈奏Grieg抒情小品、Schubert即興曲、Chopin前奏曲……等等,經過適當的訓練,且知曉正確練習的方法,再回過頭來習練這首協奏曲,不但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在音樂表達力強化後,更能彈奏得悅耳動聽。

  這個章節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我便是上述沒接受過科班正規音樂訓練的業餘愛好者,想當初只不過憑著看得懂五線譜,就在喜歡的曲子CD聽熟後自行摸索學習,到現在儘管會彈不少Chopin、Liszt在演奏會常出現的大型曲目,實際上的彈奏能力,不但拍子抓不準,甚至調性搞不懂、休止符分不清……弊端一堆,我想跟隨專業老師重新打基礎還是必要的。

  再來談作曲家,筆者強烈建議學習者「每日至少花1HR在巴哈的作品上下功夫」,當然這我聽聽就好,我每天練琴時數最多就只能凹出來1~2HR,怎麼可能Show Hand(全部押)在巴哈上。不過我終於聽到巴哈作品習練的好處了,「長時間在複音音樂上思考與磨練,對彈奏任何時代作品,都很有幫助!」因此,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彈巴哈初步的時候,已經能以正面的態度來面對每個音符。

  聽說蕭邦成長時期,便曾彈奏過無數的巴哈和莫札特的作品,目的在使指尖擁有極敏銳的觸鍵能力。Mozart的奏鳴曲,「對鋼琴家發展p→mp→mf→f這些音域(量?)的控制力有很大的助益」,這正是我最需要加強的,我的老師曾取笑我怎麼彈都是mf,再說最近聽不少莫札特奏鳴曲(ex:K.330,331,333等)都蠻有FU的,感覺Delightful輕快愉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東方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